從事觸法少年輔導工作數年之久,三天兩頭不時地就要同少年家長談話。
晤談裡,最常能聽到家長生氣、傷心的情緒及無奈的感受,而最頻繁的抱怨論調則是
「我的孩子啊!小時候很乖、很聽話,學校的成績也不錯,怎麼知道上了國中之後就完全變了個樣!
講不聽、罵不怕、管不動……一定是交了『壞朋友』,受到壞朋友的影響才會變壞……」。


不想被說教子無方

我很能體會多數家長「望子女成龍鳳」、「恨鐵不成鋼」的心情;
再者,許多家長都覺得,必須為了子女的觸法行為上法院,實在是件丟臉的事,
且似乎也背負了「教子無方」的罪疚。
多年來的實務經驗,讓我很少去質疑大部分家長教養子女的用心和辛苦付出,
只是我無法接受家長用「交到壞朋友」此等理由來作為逃避面對自身問題的藉口。
當家長「壞朋友」的說辭一出,我的回覆必是
「你說你的孩子是交到壞朋友變壞的,他也說他的孩子是教到壞朋友變壞的……
大家的孩子都是因為教到壞朋友變壞的,那到底『誰』是那個壞朋友?」
家長作「交到壞朋友」這樣的外在歸因,其實是一種讓自己比較好過的防衛機制;
也就是說,當父母把孩子變壞的原因歸諸給朋友,就等於找到一個下台階,
可以不必為子女的非行負起「養子不教父之過」的責任,更說服自己不必面對親子關係間的問題,
甚至是衍生自夫妻關係失和對家庭所造成的衝擊。


只要關心不要干預

青少年階段在人生旅途上走到了確認「我是誰?」、「我要往哪兒去?」的十字路口。
表面上看來,孩子急著想獨立、自主,不喜受權威管束,
然在面臨做生涯抉擇的關鍵時刻,由於仍懷疑自身是否有承擔的能力,
故內心會陷入徬徨、焦慮、不知所措的感覺狀態。
青少年實則亟需父母的情感支持及行為引導。
唯常令父母倍感困惑的是,究竟該跟青少年孩子保持一份什麼樣的情感關係?
又該如何拿捏與子女心理距離的遠近呢?
倘若父母一味期許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思,在孩子反彈時動不動便導之以理、動之以情、誘之以利,
而不提供讓孩子嘗試自己做決定,孩子將很難從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中分化。
或許,孩子的體型長高了、長壯了,但內心深處依舊是個需依賴父母、無法為自我負責的小侏儒;
父母的一番苦心與善意,卻反成孩子發展健全人格的阻力,豈不遺憾!
親子間最佳的關係型態是,「有點黏又不會太黏」,
意指,在成長之路上,子女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、支持與陪同,
然這份情感連結卻非是要透過干預、控制子女來滿足父母自身的期待,
而是基於肯定子女自能成就其獨特生命之尊重與信任。

蘇益志(台灣屏東地方法院心理輔導員)




From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News/index.cfm?Fuseaction=Article&NewsType=twapple_sub&loc=TP&showdate=20051208&Sec_ID=20&Art_ID=225173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yrhiroki 的頭像
    lyrhiroki

    私の誌

    lyrhiro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